“玩不起”的領跑者
自光伏領跑者問世以來,年年是熱點,但今年的光伏領跑者似乎頗具命途多舛的嫌疑,從青海德令哈與格爾木兩基地的叫停,再到大同二期投標結果的被否,這背后總感覺有點不清不楚的味道。如果說大同二期因中標電價與最低投標電價出入過大的話,那么第一個爆出0.39的白城似乎也有此嫌疑。總之,從第三批領跑者的中標結果來看,大家應該也能發現,老牌國企發電企業似乎已經開始對光伏發電全面發力了。
第一、二批領跑者國企參與度并不高漲,成本高、無核心制造技術、產業政策不完善、棄光限電、補貼拖欠等一系列因素讓國企“望而卻步”了。這個時候,私企因其制度靈活、全產業鏈所賦予的成本低廉等優勢充當了“投石問路”一詞中“石子”一般的角色。待到第三批領跑者無論是土地費用、補貼發放還是棄光限電等方面政府都作出有利承諾時,老牌國企發電企業通過各種手段開始了“清盤子”行為。
跟一位投出某基地最低電價的企業人士聊天時,這位老司機表示就沖這么低的電價,他們企業肯定會中一標段,然而中標結果發布后發現并沒有該企業,此時想想也是尷了個尬。所以,其實第三批領跑者除卻晶科外,大家都是常規供應商,別說普通玩家了,就是大玩家也不一定能湊的了這個熱鬧。
說不清道不明的分布式光伏
2017年分布式光伏的發展成績給了光伏行業一個大大的驚喜,20GW的年增速讓這個細分市場變成一例添加了催化劑的化學反應。朋友圈、微信群到處都是求屋頂、求投資的需求信息,很多初入光伏行業的“聰明人”憑著拉皮條式的操作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據說一個逆變器廠家的銷售,2017年介紹成了幾個分布式光伏項目,連銷售提成帶項目介紹費賺了大概有300萬左右……
眼看著分布式光伏的這場盛宴有越來越多的玩家入場,而場地就那么大,之前場子比較空,大家可以隨便進,進來隨便坐,但現在不行了,大家要有序排隊入場,不僅要排隊,還得有票才行。
前段時間,王斯成老爺子說分布式光伏發電在今年可能要面臨的兩個重要變化是這樣的:1、分布式光伏可能需要指標,類似于之前的普通地面電站,要進行指標管理;2、分布式光伏最好不要全額上網,起碼有一定的就近消納條件才能給立項,而且需要配額。
所以,如果分布式光伏實行上述政策進行指標管理的話,今年的發展勢頭勢必會被遏制,按照去年20GW的增速來預估今年的安裝量的話,預計應該在10GW左右。而且,還會伴隨的一個現象便是:曾經打擊的倒賣路條的行為可能會再次死灰復燃。
高歌猛進的戶用光伏
其實領跑者和分布式這兩個光伏行業的細分市場都是熱點,但都有多個方面的限制因素。領跑者不是大家想參與便能參與的,一線大咖企業都被攆的進不去,更遑論小玩家;而分布式則是政府有意在剎車,按照去年的增速發展下去的話,補貼方面則會愈發的壓力山大。
看到現在應該理解為什么說戶用光伏將會是今年最好參與的細分市場了吧。從去年的增速以及今年一季度銷售價格的降幅來看,行業人士對戶用光伏的新增裝機量預測普遍在5GW以上。從量級方面分析的話,這個市場的大小已經基本等同于應用領跑者的5.5GW了,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只要有心參與,便能從中分到一杯羹。
如果我們從所謂的收益率去考慮戶用光伏的話,你會發現雖然補貼相比去年降低了0.05元/kWh,但相應的成本也是有較大降幅的。業內人士曾經做的具體測算是:2018年的戶用光伏收益率若想達到2017年的水準,那么整個系統的造價成本應降低1元/瓦以上。然而,根據對北方經銷商的調研情況來看,年前的7.5元/瓦的系統基本已經降低到了6.5元/瓦,部分地區已經降到了6元/瓦。所以,從收益率上看2018是無差于2017年的。
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各大組件廠商的產能預計在630后會有一個較大幅度的釋放,相應的組件價格也會有一個較大幅度的下降。無論是組件生產商還是行業分析人士的預估,今年常規組件的價格必定會降到2元/瓦以下,加之逆變器廠商為了搶占市場的讓利行為,到第三季度戶用光伏的系統降價空間預計還有0.5元/瓦以上。
至于扶貧和地面電站的話,有政治任務頂著呢,想啥呢,沒有靈道關系就想插手?想啥呢!
其實說這么多,都是分析預估性行為,到底市場會怎么樣我們也只能基于現在的基本行情去做一個簡單判斷。但每天在公眾號后臺留言詢問戶用光伏情況的人數則是對這個市場火熱情況最真實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