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智能建筑時代的到來,不僅有大量的敷設在電纜橋架內的電纜、金屬管道內的電纜、封閉式母線槽等強電線路垂直穿越高層建筑的樓板,還有大量的敷設在金屬管內的弱電線路。
(如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系統線路、綜合布線系統線路、通訊網絡系統線路、信息網絡系統線路、建筑設備監控系統線路、有線電視系統線路、有線廣播系統線路以及擴聲系統線路等)垂直穿越高層建筑的樓板。
為了較好地解決強、弱電線路垂直穿越高層建筑樓板的問題,真正達到使用安全、操作方便、易于維護的目的,必須嚴格按照有關規范的要求設置專用的、使用面積較為合理的電氣間。電氣間是配電間及弱電間的總稱。配電間的位置宜靠近配電分區負荷中心,應盡量減少干線電纜長度,并應避免臨近熱力管道、煙道、煤氣管道以及潮濕(如衛生間、淋浴間)場所。電梯井及管道井不得穿越電氣間,當條件允許時宜避免與電梯井及樓梯間相鄰。弱電間的設置應滿足《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第21章機房工程21.2條弱電間設計條文提出的要求。配電間及弱電間宜分別設置。如不具備此條件需合設時,應分別敷設在電氣間兩側或采取隔離措施,以防止強電對弱電的干擾。配電間內的設備布置,如電纜橋架、照明箱、封閉式母線槽之間凈距應不小于100mm。配電間內高壓、低壓或應急電源的電氣線路相互之間應保持≥300mm的間距,或采取隔離措施,并且高壓線應設有明顯標志。同時,進人電氣間應設有照明、火災探測器等設施,不進人電氣間應設有火災探測器等設施。配電間的數量按樓層面積大小和建筑體形及防火分區等綜合考慮。一般每建筑面積800m2左右設置一個配電間較為合理。弱電間的數量按建筑面積、系統出線的數量、路徑等因素綜合考慮。電氣間的設置分兩種類型:
1進人電氣間在通常情況下,一面墻敷設豎向管線(槽)或安裝設備時,配電間進深的凈距D1=1200~1500mm;弱電間進深的凈距D2=1100~1400mm較為合理。配電間及弱電間的長度L1及L2可根據電氣間內設置電氣設備及管線(槽)的多少來確定。《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提出“豎井大小除滿足布線間隔及端子箱、配電箱布置所必須尺寸外,還宜在箱體前留有不小于0.8m操作、維護距離”的要求。設置在弱電間中的弱電設備,操作及維護距離雖然在《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條文中未做規定,但也不宜小于0.8m。
2 不進人的電氣間在通常情況下,配電間進深的凈距D3=600~800mm;弱電間進深的凈距D4=500~700mm。配電間及弱電間的長度L3及L4可根據電氣間內設置電氣設備及管線(槽)的多少來確定。進人電氣間的門為單扇檢修門,不進人電氣間的檢修門的數量可根據電氣間內設置電氣設備及管線(槽)的多少來確定,可設置單扇檢修門、雙扇檢修門或多扇檢修門。上述門的高度宜與同層其它門的高度一致,寬度不宜小于0.8m。電氣間的檢修門宜采用乙級防火門,并外開向公共通道。為防止水流進電氣間內,電氣間的檢修門應設置300mm高的門坎或高出本層300mm。電氣間的設置完成后,還需向結構專業提供電氣間內樓板開洞的洞口尺寸。在通常情況下,配電間內樓板開洞的洞口寬度為300mm。弱電間內樓板開洞的洞口寬度為250mm。為統一起見,配電間及弱電間內樓板開洞的洞口寬度均為300mm亦可。配電間及弱電間內開洞的洞口長度與配電間及弱電間內凈距的長度相同。為便于固定模板,電氣間內樓板開洞的洞口應離墻50mm.電氣間內垂直敷設在洞口中的電纜橋架,封閉式母線槽及金屬線槽待施工完后,預留的洞口均應逐層用無機防火材料封堵。下面推薦一種封堵電氣間內洞口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將洞口四周打毛;
(2)在洞口下部采用金屬膨脹螺栓固定木模板;
(3)在洞口內澆灌50mm混凝土;
(4)在洞口內填充防火棉,防火棉填充厚度視樓板厚度而定,假如樓板厚度為140mm,防火棉的填充厚度為60mm;
(5)在洞口上部再澆灌30mm混凝土。混凝土養護一天后即可拆模。封堵洞口材料的厚度與樓板的厚度相同工程施工完成后,往往物業管理部門根據用房功能變化還需增加強、弱電線路,或若干年后需更換部分強、弱電線路,采用上述封堵洞口的方法,便于打開洞口,真正達到易于維護,易于更改強、弱電線路的目的。電纜穿鋼管布線時,應在樓板預留鋼管,布線完成后應添塞防火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