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光伏發電的火熱不同,近年來,我國風電建設速度不斷下滑,2017年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更是創下近5年新低。與此同時,我國海上風電卻異軍突起,裝機規模連續5年快速增長,已躍居全球第三。
我國海上風電起步晚、發展快,卻面臨著成本更低的陸上風電和光伏發電等其他新能源的激烈競爭。在近日舉行的2018海上風電領袖峰會上,與會專家表示,在我國海上風電的下一階段發展中,必須通過技術創新和規模化開發,盡快擺脫補貼依賴,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加快行業發展。
海上風電市場難以估量
2007年,在渤海灣內,我國第一臺海上風電試驗樣機高高矗起。同年,我國首個海上風電示范項目——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風電場揭標。經過11年發展,截至2017年底,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已達到279萬千瓦,海上風電場實現多點開花,如果行走在江蘇、福建、廣東等多個省份的海岸線,都能看見白色風機的巨大身影。
眾所周知,近年來限制我國新能源發展的一大掣肘就是消納難,與遠在“三北”地區的陸上風電不同,海上風電由于緊鄰我國電力負荷中心,消納前景非常廣闊。數據顯示,去年11個沿海省份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達到了53%,且保持較好復合增長。“同時,在巨大的能源結構調整壓力下,未來這些省份對清潔能源的需求非常大。”電力規劃設計總院新能源規劃處處長蘇辛一說。
此外,海上風電對電網更加友好,一方面,海上風電不占陸上資源;另一方面,其在同樣的地理位置,較陸上風電利用小時數高出20%至70%,且出力過程更加平穩。
事實上,我國擁有發展海上風電的天然優勢,海岸線長達1.8萬公里,可利用海域面積300多萬平方公里,海上風能資源豐富。根據中國氣象局風能資源詳查初步成果,我國5至25米水深線以內近海區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范圍內,風電可裝機容量約2億千瓦時。
我國《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500萬千瓦。而據彭博新能源財經預計,到2020年之前中國的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可以達到800萬千瓦,2020年至2030年每年新增容量將達到200至300萬千瓦。
“海洋之大是我們無法想象的,海上風電的市場空間,難以估量。”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與國際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坦言。
已具備大規模開發條件
經過多年的穩步發展,無論是在可開發的資源量上,還是技術、政策層面,我國海上風電目前已基本具備大規模開發的條件。
無論是為了推動技術走向成熟,還是要加速成本下降,都必須保證有足夠的開發規模。記者了解到,福建省計劃到2020年底海上風電裝機規模達到200萬千瓦以上。廣東省則在全省規劃了23個海上風電場址,總裝機容量為6685萬千瓦。而江蘇則規劃到2020年累計建成海上風電項目350萬千瓦。
“其實海上風電也是面臨消納問題的?!碧K辛一分析認為,一方面,沿海地區經濟發達,電網較密集,通道走廊相對比較緊張,未來海上風電的輸電通道要提前規劃布局;另一方面,沿海地區變電站設備利用率相對較高,對于風電接入也有所限制?!拔覀兣袛嗪I巷L電在一個省如果發展到一千萬千瓦以上,可能也會面臨消納問題。”
從政策來看,目前,我國海上風電補貼強度仍然較高,面臨較大補貼退坡的壓力。記者獲悉,目前海上風電度電平均補貼強度大概是陸上風電的接近3倍,而且電價已有4年沒有調整。而作為衡量海上風電開發的重要尺度,成本無疑將決定市場走向。
積極應對電價下探
經歷“十二五”的謹慎探索,“十三五”被認為是海上風電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5月1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從2019年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增核準的集中式陸上風電項目和海上風電項目應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和確定上網電價。電價“鐵飯碗”的打破給海上風電產業帶來了新的挑戰。
有測算顯示,目前含稅海上風電成本不低于0.84元/千瓦時。這意味著當前0.85元/千瓦時的近海風電項目含稅上網電價,僅能給開發企業提供基本收益,如果競價后帶來電價繼續下探,企業必須要提前謀劃應對策略。
據預測,當一個市場累計裝機到300至400萬千瓦時,可實現從新興市場到成熟市場的切換。預計中國在2018至2019年可實現這一目標,海上風電度電成本將快速下降。